close

 

富山馬拉松賽評比 (氣候、路線、交通、賽前住宿與EXPO等便利性、賽前訓練)

出國跑步已經是滿多跑者的一種生活方式,也有更多選擇能夠挑選容易突破成績、有賽道認證的比賽

這場比賽算是不難跑,偶有起伏、以及中間點有一個比較長、爬升較高的橋,此外比起國內的台北、渣打馬拉松來說,路線都還算更好

而比賽的時間點是在10月的下旬,這個時間的北陸時常碰上下雨,氣溫約在15度上下,若沒有不幸遇到大太陽,那還算是不錯的長跑比賽日子,而懼怕下雨比賽者可能要再考慮一下

比賽後段會在河堤、稻田周遭,這時可能遇上比較大的風阻,若無集團可跟,可能會比較辛苦一些

交通方面,這場比賽有華航直飛至富山機場的班機,從富山機場至車站約20分鐘,飯店可以住在車站周遭,飯店還算好訂,領取物資的地點在富山體育館,路程離車站很近,而體育館位在環水公園,公園也是比賽的終點,周圍是適合訓練的地方,提前來適應可以選在這附近訓練

 

喜歡跑旅的跑者,這裡的美食有黑拉麵(醬油拉麵)、生魚片、鱒魚壽司 、白蝦...等海產 (靠近海港) ,也可安排去合掌村等地旅遊

         (當周氣溫概況) 

馬拉松的距離42.195公里,依據人體能夠儲存肝醣的存量 (肝臟以及肌肉中) 若無在運動中補給醣類 (外生性醣類補充) 則可能遇上撞牆,也就是能量供給不足時轉化需要更多的脂肪來提供能量,那麼就會使運動強度下降 (速度掉下來) ,也就是俗稱的爆掉了,每個人的儲存肝醣能力不一定,得依據肌肉量而定,肝臟的部分可能差別不會太大 

https://www.liver.org.tw/journalView.php?cat=57&sid=687&page=1  此文提到70公斤男性所儲存的肝醣約500g ,而跑一場馬拉松下來會依據你跑步的強度 (% 最大攝氧量) 來估計所消耗的熱量,以及醣類,但超過90分鐘的運動基本上都是需要從外在補充的,要補充多少呢 ? 補充進來之後,也不一定能夠吸收,還可能造成腸胃道問題,因此在訓練時就必須補充醣類,習慣在運動中攝取,攝取的方式一般跑者多選擇能量膠,補充容易吸收的葡萄糖與果糖,吸收能力好的跑者一小時大約能吸收90g碳水化合物,而其次的大約50-60g,肝醣在高強度運動下會消耗得很快,以提供能量,而人體並不可能榨乾你所有儲存的醣,隨著存量越來越低,需要動用的脂肪就得提升,避免這樣的情況來臨、以及隨之產生的撞牆,所以要適時地補充醣類

這場比賽我選擇的方式是在7-8公里處就補充一個125大卡的gel  (大約半小時左右) ,一個小時會吃上兩個,符合一小時60g吸收的情況,因此補給點設定在8公里處、16公里處、24公里處、32公里處,總計攜帶五包,於上述的地點都有補充,而最後一包則備用在32-40公里這之間感覺需要的話也可以補充,但後來因不大想再進食、感覺會打亂跑步節奏,就以運動飲料代替 (有糖、甜味,也可以刺激中樞神經,減少疲勞)

除了比賽中補給,當天的早餐吃了大約500大卡的吐司+香蕉,以及吃了300多大卡的gel,吃的時間點是賽前四小時吐司+香蕉,賽前1.5小時 250大卡的共兩包gel、賽前30分鐘80卡的gel ,因怕消化不夠好,賽前吃太多食物會產生脹氣或腸胃不舒服,選擇一部份食物,一部份吃能量膠 

賽前一周也進行緩和型態的肝醣超捕法,日本超商的食物比較容易接受,也容易找到清淡、以及標示清楚的食物,可以計算份量、熱量、營養素比例

比賽當天的增補劑 (提升運動表現的東西) 使用了咖啡因、左旋精氨酸 (轉化成一氧化氮,促進跑步經濟性),咖啡因則是多數研究指出能夠使中樞亢奮、減少疲勞、提升不論耐力運動或爆發力運動的表現,因此對整場比賽有幫助,比賽後段的加速、比賽最後的一百公尺衝刺都有益處 (通常劑量是3-6mg / kg)

另外近期在運動貼紮技術中被推廣的動態貼紮 dynamic taping 也應用在這場比賽中,這種貼布主要以力學的角度來進行貼紮,我使用支撐股四頭肌的方式,來減少跑下坡、比賽後段造成的大腿前疲勞發生,另外鞋子的部分,近期這類型比較厚底的鞋子 (搭載碳纖維板、較厚的泡棉材質) 可能會使腳踝的掌控度下降,使用上來說,平時多訓練腳踝的本體感覺、小腿各角度的肌肉力量,比較能駕馭,以免因鞋子造成在比賽中轉彎、下坡時扭傷腳踝。

 

最終以2小時55分22秒完成初馬    目前半馬成績為1:19:10   以上賽事記錄供參考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ronPerformance 的頭像
    IronPerformance

    IronPerformance運動圓夢團隊

    IronPerform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